1 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收入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没啥不好理解的。最多讲一讲“玉门关”有可能是用典:东汉投笔从戎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归,于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向汉和帝刘肇上书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两年之后,他终于如愿获准入关,此时他已经在西域征战了三十年。班超抵达洛阳后,仅一个月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一岁。这是一个很让人感慨的典故。 清代《无双谱》中的定远侯班超画像 唯有“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全诗之眼,也是历来争议的要点。到底应当解为“不消除边境的威胁,誓不返回家乡”?还是“边境威胁久久不能消除,始终不能返回家乡”?──前者是“豪言”,后者则是“苦语”。用现在的话说,是理解成点赞,还是吐槽? 教材基本是理解为“豪言”,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这也与历来众多评者的看法类似,如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二句谓确斗无前,黄沙可战,金甲都穿,见胜概英风。”民国朱宝莹《诗式》:“三句在黄沙之地已经百战,终穿上金甲,转得突兀。四句不破楼兰不还,如顺流之舟矣,结句壮甚。”总括三家之说,认为盛唐诗人,雄风豪迈,当然是豪情壮志,为国解忧,顾大家忘小家。 不过,认为是“苦语”的论者也不少。如明代李梦阳称这两句“语亦悲壮”,明唐汝询《唐诗解》:“(末句)言冒风沙而苦战苦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清代黄白山《唐诗笺注》也说:“玉关在望,生入无由,青海雪山,黄沙百战,悲从军之多苦,冀克敌以何年?‘不破楼兰终不还’,愤激之词也。” 最妙的是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里说: “不破楼兰终不还”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 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近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也说: 第三首(指其四)又换一意,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明万历张鹗翼伊蔚堂刊本《全唐诗话》中记载的王昌龄(局部) 2 要说清楚这句诗是“豪言”还是“苦语”,是点赞还是吐槽,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从军行”这种体裁的传统。“从军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举一首汉乐府名篇《十五从军征》为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事实上,自汉以来,代边疆将士诉苦,抒发不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得归的嗟叹,都是边塞诗歌尤其是唐代边塞诗写作里的主流情感。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都是一以贯之。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剧照 第二点,是王昌龄自身的经历。他在二十七八岁,在边塞游历,本来是想像高适那样投身军幕,但此时边境正好没什么仗打:突厥遣使求和;吐谷浑内附,其酋率众降唐;吐蕃与唐军交战屡屡没有占到便宜,也暂且罢兵。因此王昌龄也只好东归。 开元十三年(725年)秋冬时节,王昌龄返回关内,投宿于扶风(今陕西宝鸡)一家客舍。客舍主人正好是一位边境退伍的老兵,在“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的气氛中,老板向年轻的诗人讲述了自己从军的故事:“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即使回乡,还要面对“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的萧条景象。 故事的最后,老板表示,现在是和平年代,是国家的幸运,“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自己“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而你王同学“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你完全可以在和平年代,凭借自己的才学获得功名与机遇,“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帝王封禅以告天地,说明盛世已至,正是“偃武修文”的大好时节。老兵最后的结论是“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这句话,也可以视为王昌龄自己的感悟──以民众福祉为念,从君王到士夫,都应该对用兵边境保持足够的警惕之心。这种想法,是历来“从军行”的传统。 再来看王昌龄自己的边塞诗,里面“苦语”也俯拾皆是,如“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上曲》),“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都笼罩着一片悲苦感伤的气氛。 俞宗礼王昌龄吟诗图 3 但是,那么多说“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豪言”的评者,是不是就毫无道理呢?也不是。 王昌龄本人的边塞诗,也是点赞吐槽,兼而有之。就以《从军行》来说,一共七首。前面三首都是在咏叹“边愁”: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钱君匋书王昌龄诗 如果顺着这种情绪下来,那无疑“不破楼兰终不还”就仍然是苦语,但是,后面三首“有献凯意”: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林散之书王昌龄诗 如果将《从军行》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四》进到了一个勾连的作用,从将士苦守边陲的愁云密布中,滋生出了对战争胜利的盼望。 如果将《从军行 其四》放在《从军行》全组诗来考察,我们确实可以说,年仅二十六七岁诗人,对于边塞的情感并不那么单纯。一方面,边塞诗伟大的“苦语”传统与亲身历见,让王昌龄忍不住为苦守经年的将士一放悲声,但另一方面,王昌龄自己有投身军伍建功立业的热情,写《从军行》的时候,他还没有写《代扶风主人答》时的沉郁顿挫,在哀叹边关艰苦的同时,又抒发出对胜利的渴求,仍然可以视为一种正反间杂的复杂情绪。 至于为什么主流教科书会选择“豪语”的解法,我觉得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要怪与王昌龄齐名的一位大咖——李白。诗仙是诗仙,汪曾祺说他“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也是实情。比如他也写过同题《从军行》: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太白这两首《从军行》确实更能体现后人理想中的“盛唐”,一往无前,浩歌高扬。或许,正是被李白这个盛唐符号带节奏,后世教材在讲解王昌龄《从军行》时,也偏向于将之解读为“豪语”而非“苦语”。 蒋兆和作《杜甫行吟图》(局部) 在李白、王昌龄那一代人时,大唐用兵西北,有它的不得已与合法性。但是,正如《代扶风主人答》里说的,战争对于百姓,终归是苦事惨事,如果非要去问诗人们面对边塞立场何在,大概只能用杜甫《前出塞》里的语句来总括了: 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BOOK 重 磅 新 书 重读现代经典小说,穿越民国三十年,在小说里读懂中国 杨早 孟岳著 2021年12月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小说现代中国』 作者精选了1919—1948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1919 |《孔乙己》 儿童视角之初运用 读圣贤书的无名之辈 1919共读 1920 |《风波》 智识者的辛亥之痛 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和超越者 1920共读 1921 |《沉沦》 留学生涯的残酷青春 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为什么能成为畅销小说 1921共读 1922 |《阿Q正传》 鲁迅用小说写了一篇杂文 国民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1922共读 1923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都市空间中的古典爱情 一个“上漂”的白日梦 1923共读 1924 |《祝福》 三个精神世界的碰撞 令人彷徨的鬼故事 1924共读 1925 |《潘先生在难中》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恐惧 基础教育到底有多丧 1925共读 1926 |《少年漂泊者》 变革时代需要粗暴的情绪表达 这是成功的革命文学吗 1926共读 1927 |《拜堂》 汪大嫂,觉醒了的祥林嫂 汪大嫂不是祥林嫂 1927共读 1928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天理VS新人欲 为什么用日记体写小说 1928共读 1929 |《虹》 三个人合写的女性抗争史 “五四”女青年如何成长为革命者 1929共读 1930 |《丈夫》 该谴责丈夫还是同情丈夫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到底好在哪儿 1930共读 1931 |《水》 左翼作家交出的高分考试卷 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向左转 1931共读 1932 |《人生哲学的一课》《上海的狐步舞》 知识青年在都市找不到工作 魔都是一种“新感觉”? 1932共读 1933 |《子夜》 帆布袋厂家15838231350霸道总裁的欲望游戏 不是海派的海派怎么写上海 1933共读 1934 |《边城》 致理想主义的哀歌 这部高考名著曾经被封杀? 1934共读 1935 |《断魂枪》 有尊严的非遗传人 传武不能打,都赖老舍不让传? 1935共读 1936 |《理水》《骆驼祥子》 一篇小说形式的杂文 劳工不神圣,只想凭本事体面地活着 1936共读 1937 |《大波》《大小阮》 战争与历史的循环 为什么今天格外需要沈从文 1937共读 1938 |《华威先生》 战争让权力重新洗牌 要歌颂还是要讽刺 1938共读 1939 |《八十一梦》《偷拳》 新闻与小说完美结合 比写武侠更羞耻的,是在沦陷区写武侠? 1939共读 1940 |《在其香居茶馆里》《呼兰河传》 外来政权恶斗地方势力 与时代格格不入怎么办 1940共读 1941 |《在医院中时》《我在霞村的时候》 “新与旧”的双重落差 有家医院,专治你的丧 1941共读 1942 |《金鸭帝国》 童话外壳包装的社会发展史 谁拥有儿童,谁就拥有未来 1942共读 1943 |《倾城之恋》《小二黑结婚》 国家主义与个人叙事 只准女儿婚恋自由,不许老妈涂脂抹粉 1943共读 1944 |《四世同堂》 有明确目标的集体想象 当沦陷成为日常生活 1944共读 1945 |《长河》《荷花淀》 一本最像湘西人的书 文学的奇异果 1945共读 1946 |《围城》《寒夜》 “高等华人”的战时历险 婆媳矛盾背后是抗战胜利的寒夜 1946共读 1947 |《五子登科》《暴风骤雨》 黑幕+宅斗+反腐 湖南作家怎么还原东北土改 1947共读 1948 |《异秉》 拉着读者并排起坐行走 屎尿屁也忧郁 1948共读 后记一 时代的情绪 后记二 一群人一起读一堆书,想象一个时代 更有作者自行设计,自费定制的帆布包周边,独家特供,限量100个,定价58元。 ▲ 正面设计源自《呐喊》民国版封面,背面金句出自《孔乙己》 实 拍 图 新书火热预售中…… 限量100本双签名本! (1、签名本+限量藏书票:68元包邮 2、签名本+藏书票+帆布包:原价126元现121元包邮) 发送口令“签名本”—转账—留姓名地址电话 新书 本期编辑:白水 近期 TAN TOP5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