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袋订做

厂家订做各种帆布袋

属于潮汕人的乌桥回忆录

admin2022-10-14123

微信号:158382313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每一个汕头人心中  

 都有一个关于乌桥老城的独家记忆 ... 

//

2020.6.4

Part11

- 乌桥美食故事 -

『 乌桥回忆录 

观看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1
 神秘石路 
同济三直路是乌桥岛上唯一的石板路,由于年代久远,石块被市民的脚板磨得十分平滑。据老乌桥人李姨介绍,石板路修建于1976年,至今已有44年的历史,当初这些石材来自“鮀城之肺”礐石的原红阳石场,由于是近海的海石,所以十分坚固。任它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见证了乌桥岛的岁月沧桑,依旧耐得住时光的磨砺。

石板路上还流传着一名“素粿大叔”的美味趣事。传闻他早些年每天晚上十点就会挑煤炉在石头路尾售卖素粿条,据一些乌桥老食客回忆,他的素粿条真的可以用朴实无华这四个字来形容。一勺炼制好的上等猪油在平锅中烧至冒烟,再倒入些许素菜与事先手撕好的粿条,轻轻的那么一炒,粿条的米香味瞬间被激发了出来,凭借着这股香味,当时的征服了许多乌桥食客。

石路靠近焕金社区居委会附近,有一座三层楼高的老旧教堂,西式的建筑风格在周围的平房中显得十分独特。虽说已有榕树在墙体上长成大树,门窗也被人用砖块彻底封死,但教堂外貌至今依旧彰显着当年华丽的风格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教堂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过去曾经为乌桥岛居民提供了不少便利的医疗服务和参与一些扶贫济困活动

2
 岛上最古老的建筑
在乌桥二马路与火车路的交界处(现乌桥社区消防支队隔壁车路18号),有一处建筑显得特别神秘,它是潮汕铁路火车站旧址。

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者许壁锋先生介绍,当时火车站的日客运量达到数千人次。火车行驶时速可达60公里。虽说当时潮汕铁路没有汇入当时中国的铁路网内,但却是当时中国营业状况最好的铁路之一。

作为乌桥岛上年代最久远的建筑物。虽然拱形的窗框和木质百叶窗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残破不堪,但筑物上方的波浪状牌坊印证着它年代的久远。

3
乌桥“四桥”故事多 

解放桥,原名“榕耀桥”

解放桥原名榕耀桥位于梅溪下游厦岭港嘴,桥跨南北向,北岸接杏花路、潮汕路,南岸接火车路,于1967年建成,不少乌桥居民习惯称它为“火车桥”,其历史则与潮汕地区的铁路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在一百多年前,汕头就有一条通往潮州的铁路,而这条铁路,就与如今乌桥岛内的火车路,以及解放桥的历史有关。

据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印尼华侨张煜南(字榕轩)、张鸿南(字耀轩)兄弟创办“潮汕铁路有限公司”,于翌年9月28日动工兴建“潮汕铁路”,总投资达300万元。张氏兄弟在火车站前方的韩江边建筑了一座接连汕头市区的梭船活动浮桥,1935年改建为钢木结构桥。这条桥主桥长78.93米,宽14.2米,以兄弟二人的名字命名为“榕耀桥”。1966年,“火车桥”动工改建,1967年建成通车后,便改名为解放大桥。此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结构桥,主桥长102米,宽13米,南北两端各有引桥。

许壁锋先生介绍,潮汕铁路是潮汕人和客家人相互连接的重要通道,梅州一带的煤炭、陶瓷和藤器等土特产都得借由火车的运输,销往外地。“虽然说潮汕铁路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它运营期间给潮汕人民提供了诸多便利,时至今日,人们依旧保留着‘火车路’这一地名,而对于榕耀桥也一直以‘火车桥’一名称之。”

至于为什么最后改名为“解放桥”?这里面还藏着一小段故事,在1949年10月24日那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一支先头部队沿着潮汕公路,跨过火车桥进入汕头市区内。许多汕头老百姓自发结队到这座桥上迎接解放军进汕头,对当时许多人而言,那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大事件,具有特别的意义。于是,人们也将这座桥作为一种纪念的载体。

光华侨的“鬼仔”故事

光华桥原名“耀华桥”位于梅溪下游厦岭港出海口。居住在附近83岁的林老姨,对光华桥的历史非常有印象。

据老人家描述,光华桥一带的光华埠由泥沙积聚而成,是汕头市区最早露出海面的沙脊地。明朝时就已形成一个较大的渔村,名为厦岭村,因渔民起义反抗朝廷统治,村民被杀,村落遭烧毁,到处是荒野,便被人称之为“鬼仔埠”。直到1916年,此处建起耀华火柴厂,此地才被统称为光华埠。

许壁锋先生介绍,光华桥最开始为杉木结构,解放前夕塌毁。1950年重建成杉木结构的生活便桥,桥跨南北向,南岸接乌桥片的同济直路,北岸接光华路、西港路。1953年增设柱梁,加大承载力,改成交通桥,1961年8月,桥身不幸被洪水冲跨,同年10月修复,但依旧是木桥,可通2吨车辆。1965年10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承台T型梁结构,一直到2001年,光华桥与乌桥同步实施重建,随后一直使用至今。

廻澜桥的趣事与美食

在离乌桥东面约350米处有一座桥名为廻澜桥。廻澜桥位于汕头市区梅溪下游廻澜新溪上段,南岸连接民族路,北岸接火车路。

许壁锋先生介绍原桥建于1923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34.2米,宽12.2米,桥以溪名为名,被不少市民俗称为“新桥”。1967年桥塌,1968年9月重建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结构桥,改名为“文胜桥”。1979年9月复名廻澜桥。长50米,宽14米,南北两端有引桥。

廻澜桥桥面坡度相对平坦,桥顶离水面很近。因此吸引了不少钓鱼爱好者前去垂钓。从小居住在乌桥岛的吴育权先生回忆说:“廻澜桥的特殊构造,可不单单吸引了垂钓者那么简单。90年代的廻澜桥曾一时成为顽童们的跳水平台。我当时也很喜欢去桥边戏水,有一次踩空脚喝了几口溪水,导致我现在走去那都有点阴影。回想起廻澜桥,除了这些事情外,那还有几款美食时常让我不时回味。比如新桥头的雪糕球、普宁老夫妇的炸豆腐、阿鲁的烧烤摊等都叫我很是难忘...

汕头首座钢筋混凝土桥梁 — “乌桥”

同济桥原是一条杉木结构的便桥,由于当时为了防止桥梁遭江水冲洗腐坏,所以刷上一层沥青保护层,顾名思义,称为乌桥。
许壁锋先生描述,1921年由同济善堂出资3万元,将乌桥进行修建改造。因为当时的汕头水泥稀缺,所以同济善堂特地从国外进口了不少水泥来修建乌桥,因此乌桥可说是汕头历史上第一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因是同济善堂出资建造,乌桥随后更名为“同济桥”,后又多次改建,可以说是四条桥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破四旧”世风下,乌桥曾改名为红桥。乌桥岛中现存的中小学校分别名为“红桥一小”、“红桥二小”和“红桥三小”,皆因“红桥”而得名。后来,拨乱反正以后,红桥重新改回乌桥这个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乌桥可谓是见证了汕头每个年代社会的发展轨迹,据乌桥老牌猪肠胀糯米传承人荣叔回忆描述:”乌桥是年少读书归家的必经之路,每天放学回家时,经过乌桥的引桥处都不忘扔下书包在桥边玩。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去溪边踩竹排,假装和小说中的大侠一样,能在水面上轻功水上漂,现在想起满满都是回忆...”
4
乌桥古早市场
许壁锋先生讲述,乌桥市场前身为乌桥的一马路街巷,因发展需要一马路的街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拆除,并新建成为乌桥市场,为乌桥居民购买生活用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往后几年随着乌桥居民逐渐增多,一个市场满足不了众多居民的购物需求,后期乌桥岛上又新建起了乌桥综合市场与廻澜市场。随着两大新市场的落地,乌桥市场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乌桥市场现在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能收集到的资料也非常稀少。
但是在之前在乌桥市场旁售卖豆浆的“豆浆股”与猪肠拐的“糯米事”却依然被老乌桥人津津乐道。而如今他们的后人依旧藏身在乌桥的小店中守护着属于老乌桥人仅存的“美食记忆”。
5
 坚固的塭地直红砖房 
在乌桥塭地直巷,有十栋楼房由红砖砌成,乌桥人情切称它为“塭地直红砖厝”。
许壁锋先生讲述塭地直红砖厝”由十栋楼房连在一起,二楼统一用红砖墙体建成,十分结实耐用。
这些红砖厝的墙体之所以如此耐用,是因为当年用的是红糖和糯米渗和做粘合剂,填入到红砖块中间的凹槽逐块砌成,而底部的钢筋则是采用英国进口的上品
因为建造这种房子所需的原材料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时在汕头建起这种房屋人家极其稀少。据资料记载这些红砖厝是当年的福建商人花钱在这里建造的,然后出卖或转租给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也有民间传闻说这里是由某洋行的亲戚所建...关于这一排红砖房的历史由来还有待考证。
6
曾经在“城中辉煌的工厂 
乌桥岛是当年汕头工业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座面积只有0.6平方公里的小岛,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汕头工业的主要集聚地,电池厂、酱油厂、火柴厂等在此设立,鼎盛时岛内共有60多家工厂同时生产。这座饱经沧桑的小岛为汕头经济繁荣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班倒的乌桥面粉厂 

说到乌桥岛的老牌企业,就不得不提到汕头面粉厂。这座位于北海旁路6号的四层老厂房,外墙刷成黄色,厂房外面,有一条曲尺状的楼梯直达四楼。
汕头面粉厂原厂长谢国明,从生产工人干起,一路成长为机修工人、资料员、财务、厂长助理到厂长,伴随着面粉厂的兴旺衰败一路走来。据他描述,汕头面粉厂于1954年7月试产,一开始员工大概70多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员工约有100人,1990年全面停产。“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倒’轮流上班,车间员工至少40多人,还有女工组10多人,辅助工厂面粉袋的回收、清洗、整理等。”
据谢厂长介绍,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全部都是手工劳作完成,十分辛苦,有时遭遇停水,女工组还要到乌桥溪边洗面粉袋,大家都任劳任怨,十分团结。“到了1973年以后,才有离心机等清洗面粉袋的设备,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973年前后5年,生产比较繁忙,如果有生产故障停产时,还要上报市政府,因为当时是‘工交财贸战线’的生产,非常重要。”

鼎盛时期的耐火材料厂

汕头市耐火材料厂位于厦岭街105号。据了解,该厂已于2010年停产。1984年是耐火材料厂最辉煌的时候,工人多达300多人,产品主要销往临近县及外省各地。停产至今,由于受巷道狭窄的限制,厂区并没有像乌桥岛其他老厂房一样出租为仓库,进入厂区可以看到,厂房两侧还依然堆积着很多耐火砖成品,有方砖、梯形砖、角形砖等形状多样。
57岁的姚兄在耐火材料厂已经有34年工龄了,原来在烧成车间负责烧砖。姚兄说当年上夜班,对于许多乌桥岛工厂的工人是常见的事,“当年在乌桥岛,几乎所有的工厂都要上夜班,当时耐火材料厂的烧成车间共有40多人分成‘三班倒’,每班组有15人左右,生产的产品多达几百个品种,有圆形的、扁型的,圆角的、尖角的,只要客户要求,就能依据尺寸按图施工。”
据姚兄介绍,当年的耐火材料厂的烧成车间属于特殊行业,“烧砖炉的温度一般超1000℃,最高温达2300℃,因为是特殊行业,所以早些年我已经办完退休手续了”。如今,除了周末双休日及节假日,厂房还有一些人在这里留守。”
乌桥人飞姐当年家住厦岭街,离耐火材料厂仅50多米,她回忆起耐火厂,总会想起以前家里晾晒的衣服时常会沾满了一层黑灰,这些黑灰就是因为耐火材料厂开窑的时候是用木料点燃,在起窑烧砖的时候随风飘来的,经常弄得衣服要重洗。

曾经拥有四千名员工的罐头厂

在北海旁路的原汕头罐头厂旧址附近,远远就听见机器生产发出的轰鸣声,这里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当时海霸王国际集团豪掷1.2亿收购。这不仅让连年亏损的汕头罐头厂得以重新运转,而且解决部分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
当年乌桥岛大大小小的工厂中,最出名的当属汕头罐头厂。工厂主要将汕头本地的各种农产品制作成罐头,再出口至外地。81岁的姚淑贤老人是汕头罐头厂原党委副书记,老人家于1984年搬进位于同济三直路148号的罐头厂宿舍居住,至今依然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昔日的汕头罐头厂是汕头国营企业,有“天壇牌”出口专用商标,是国内第一批主要出口创汇工业企业之一。
罐头厂曾拥有三四千名员工,足见其规模之大。姚姨介绍,罐头厂固定的员工就有1000多人,还有一些依据季节性需要进厂参加生产的临时工,最多时生产工人达4000多人,“当时,汕头人能够进入公元厂、罐头厂等企业,算是很了不起的工作了。”姚姨告诉记者,1955年她19岁时进入罐头厂工作,1993年在罐头厂退休。
多年前,姚姨在一次全厂的大会发言做报告时骤然不省人事,被赶紧送往医院抢救,后来经医生诊断需要开颅接受治疗,最后姚姨还是挺过了鬼门关。由于工作认真积极,姚姨还获得汕头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汕头特区晚报
乌桥美食故事的起源与相遇

Origin and encounter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餐饮企业受到影响。食未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采访了不少餐饮行业的老板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并在网络上发布一篇名为《等待黎明,疫情下的汕头餐饮业现状》的文章,在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与评论。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采访完一些在汕头当地比较出名的餐饮企业,我心里便产生了这样一个疑惑...
“大型的企业都损失严重,那些藏身于乌桥小岛的餐饮小店,岂不是更加艰辛?”隔日便带上相机孤身一人前往乌桥,寻找那些被人遗忘在乌桥岛上的美食与制作者背后的故事
No.1 老区街饺 
的第是在乌桥派出所肉饺小店,店主是今年已经83岁的林培和奶奶
我第一次林培和奶奶相遇她在店前清洗蔬菜,动作仔细且认真。便询问老奶奶店里在售卖何物,得知店里其实是在已售卖水饺为生,就点了一碗肉饺汤。品尝间被饺子的美味和老奶奶对生活的态度所折服,与老奶奶交谈后便有了以下这篇美食故事...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随着故事的传播,微博视频的观看人数达到了19万次播放。老奶奶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所得知,不少嘴馋的食客也纷纷前去打卡。
就这样,老奶奶成为了我第一位乌桥好友。
 No.2 夫妻小店 
这家乌桥粿品店,是我拍摄的第二站。小店里古早的器具与店主制作粿品技艺,使我看上一眼就被彻底吸引住。
吃货的贪食本能促使我待在店里一个下午,只为等待一颗揭阳无米粿出炉的瞬间。
个人品尝完觉得口感和味道都还不错,便与店主协商拍摄后就有了第二篇的美食故事...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这篇美食故事我共用了12个小时拍摄,用镜头记录了这小两口工作的一天。早上丈夫在乌桥生产粿品,妻子在跃进市场售卖粿品,各自忙活却心系彼此。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份真挚感情才能让普通的粿品,多了一份爱的味道。
 No.3 真·大鼎猪血汤 
凌晨五点,乌桥桥头有一家小店每天都会在这个时候亮起灯火。用一碗“猪血汤”唤醒专属于老乌桥人的挑剔味蕾
这是乌桥美食故事第三期的主人公康姨康姨在二十岁时,就与爱人结婚搬至乌桥岛生活。当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丈夫一个人的工资不足以支撑两个孩子的生活开销。丈夫的猪屠朋友见此情形便每日从屠宰场取些许猪血与猪下水相赠,让其在楼下架起炉灶售卖猪血汤赚点小钱填补家用。
从小做惯农活的康姨对食材和烹饪技法颇有自己的见解,很快就将“猪血汤”的手艺学习掌握了起来。随着产品越做越好,无名小摊也被乌桥人亲切的称之为“老牌柴火大鼎猪血汤”。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4 姐妹甜猪脚 
家熟肉店始于1985年从原来的二马路边搬迁至廻澜市场内,至今已走过了35个年头。
来这家店的基本都是老顾客。除了街坊邻居,还不乏有搬至新区的老食客前来光顾。吃着这家“熟肉”长大的他们,如今就算早已成家立业也不忘到这里打包回家与孩子一起品尝。
第四期的主人公陈姨年轻时因就职企业倒闭在家待业,蕙质兰心的她为了帮助丈夫解决家庭开销,便选择和公爹婆母学习请教老一辈的卤味技术,在二马路街边做起了熟肉买卖。
陈姨家的甜猪脚至今已经延续到了第三代人,从两公婆经营到“姐妹甜猪脚”,现如今已交托女婿和外孙女接手传承。虽说已交付家人接手但陈老姨依旧坚持每天到店检查产品的质量,只为保持住店内产品的品质与味道。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5 揭阳朴籽粿 
制作朴籽粿这期刚刚好碰上清明节,为了找到一款不同且好吃的朴籽粿。我几乎把乌桥岛上的朴籽粿买了一遍,经过品尝和对比最后筛选出这一家揭阳朴籽粿。
据店主林姨介绍,他们选用的是清明前后的朴树刚长出的嫩芽和过冬粳米粉来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粿品滋味清甜、香甜、苦涩味少。
再配以揭阳老家的定制“酒曲”(酒粬)进行发酵。“酒曲”中的曲霉产生的淀粉酶会糖化粳米里面的淀粉,使其制作出来朴籽粿更加蓬松甜糯,哪怕蒸熟后放被微风侵蚀外皮和内部都不会发干发柴。
林姨两公婆除了制作朴籽外,平日还会在凌晨制作潮汕的“尖米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条连接...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6 手工鱼丸 
乌桥的厦岭街一直流传着一位制作手工鱼丸老伯的传说,经过我多方探寻终于得知这位老伯的鱼丸店已搬至廻澜市场附近。
制作鱼丸的老伯姓孙,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乌桥人也就情切的称呼他为“老大”。
据了解乌桥“老大鱼丸”始于1968年,最先由孙伯刘姨这对来自揭阳的夫妇在乌桥厦岭街头摆摊经营,主要以贩卖手打猪肉丸、猪肉饼与鱼丸三种食材为生。摊口售卖的食物全为手工制作,拿店中的招牌鱼丸来说,从鱼肉的剔骨到鱼糜的打制全部由孙一人完成,为的就是确保小摊每日售出鱼丸的产品质量能够一致,让乌桥的识货之人能随时品尝到手工鱼丸不一样的口感与滋味。
周而复始的高强度工作让孙伯的双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损,许多心细的食客和邻居得知便劝其彻底隐居二线修养身体。而他总是笑着回答道:“好吃,是对食客长久的诱惑。我还想再坚持多几年。”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7 老牌猪肠胀糯米 
在乌桥同济直路旁有一家不起眼的食肆,店前摆着一辆推车,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过多的用餐选择。简直是把随性和随意,“不修边幅”达到了很高的级别。但一到中午,小小的店面就被前来购买猪肠胀糯米的食客围满。而这家店的店主,纪老姨就是第七期的主人公。
据纪老姨描述,他们家的猪肠胀糯米从选料到调糖浆都需要遵守古法,容不得一丝马虎。
如今网络上介绍传统猪肠胀糯米的文章非常稀少,我也非常感谢纪老姨能让我全程跟随记录他们制作的全过程并加以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款传统的潮汕小吃。这也是整个系列中我最满意的作品。我到现在还记得凌晨两点出门和老姨的儿子去市场挑选猪大肠的画面,买回来又要马上用香蕉树清洗,过程极其讲究...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8 汫洲蚝烙 
在乌桥老城有一家小店以贩卖牡蛎为生,却吸引着无数噬鲜者前来光顾。
店主林兄是我们第八期的主人公,他来自饶平汫洲镇。因为这个地方自古盛产生蚝,所以被潮汕人亲切的称之为“蚝乡”。
据林兄介绍他们店的制作蚝烙的薯粉与牡蛎,全部来自汫洲。每天店中的牡蛎都是采用先撬现卖的限量供应模式,售完即止。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9 阿鲁烧烤 
“吃宵夜”是潮汕人伢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在夏秋的夜晚,在路边随意支起的小桌子,摆上几个塑料小板凳外加一个火炉,就织起了喧闹且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烧烤江湖”。
我与第九期的主人公荣叔(外号:阿鲁)相识相知,全因他炭火上的一串烤鸭舌。荣叔的烧鸭舌只能用新鲜与用心二词来形容。
新鲜的鸭舌去除,舌尾后稍做腌制再放在烤炉上轻轻一烤,荔枝炭的温度便会瞬间将鸭舌的表皮脂肪瞬间锁住,待到整根鸭舌成熟后乃保持着一定的汁水。
我品尝间问荣叔,什么才是烧烤?烧烤的根本是什么?
他是这样回答我的:“烧烤这样东西很奇怪就和恋人一样,你用心对Ta,Ta便会用心待你。吃的东西必须要用心去做,才能保持住食材最本真的滋味...”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No.10 肥姨落汤钱 
肥姨落汤钱是我拍摄乌桥美食故事系列的最后一站。
据“肥姨”的兄长,刘锦元先生描述:“‘肥姨落汤钱’的前生正是乌桥菜市场旁的无名小摊,小摊由父亲所组建。父亲本是原餐饮服务公司中的甜品师傅,却因工资不够家庭开销。只能无奈选择离职,独自在街边售卖甜汤、豆浆和落汤钱。最开始是在五福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最后有了启动资金才在乌桥菜市场立足起摊。随着生意逐渐红火,父亲的身形也慢慢变,一些乌桥早餐时常看见父亲在倒腾豆浆,便给我父亲起了一个名为‘豆浆肥的俏皮外号...”
肥姨家的落汤钱和老牌乌桥胀糯米一样,全部遵循祖上古法制作,选用“老鼠芽”糯米浸泡后磨制,绝不用糯米粉做替代品制作,为的就是守护住乌桥人对落汤钱这款甜品的美食记忆...

(▲点击查看往期推文)

创作背后的艰辛与反馈

Continuation of food

我为了完成这十期乌桥美食故事,不知道麻烦了多少商家。在这一并谢过,感谢各位的信任让我记录下了美食背后最真实的匠人精神。
其实制作这十期节目的过程还是挺艰辛的,从一起开始的筛选到洽谈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这也是食未被微博粉丝吐槽千年一更的痛点。
凌晨两点出门,凌晨一点回家,有时候为的仅仅是几个画面,但是这种画面足够真实,所以值得我更加用心的去记录、去倾听、去传播...
△凌晨两点的解放桥
最后要感谢的是一路支持食未的粉丝们,你们的每一条留言我都有仔细查看并回复。是你们一路的支持与陪伴,才能让食未完成这整个系列的节目。感谢你们,让我在失败中寻找原因,让我在欢喜时了解不足。
潮汕美食背后的故事与学问还有很多,食未也希望能借助网络的平台,把纯粹的潮汕美食与地方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本期话题

# 下期美食故事由你定 #

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区和我们聊聊

本期『乌桥美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为  Hey食未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摘抄

(如需合作转载 请联系客服授权)

本文链接:http://fanbudaizi.cn/post/5547.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58382313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158382313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15838231350
微信号:15838231350添加微信